常见的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循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顺流式、逆流式和混流式。以下是这三种循环方式的详细介绍:
一、顺流式
工作原理:顺流式采用泳池两侧池壁进水,池底深端回水的循环方式。在两侧每条泳道线正下方池壁的正中心设置进水口,在池底深端设置若干回水口,进水口的数目是泳道线数目的2倍,回水口数目即是泳道线的数目。
优点:
结构要求低,池体开洞少,造价相对较低。
管道布置简单,数量少,无需外置平衡水箱等多余设备,管理维护方便,投资成本低。
溢流沟溢水不回用,可以避免因朝溢流沟内吐痰而造成的水质污染。
缺点:
进水口下部的池水不能有效循环,布水不如逆流式均匀,容易产生死水区,使池内水质不均匀。
溢流槽溢水全部外排,浪费水较多。
池底吸水负压大,设计布置不合理时,有可能会使人体或头发被回水口吸附,造成危险。
二、逆流式
工作原理:逆流式循环方式主要是在泳池池底设置给水口,在泳池池壁上设置回水口(通常在溢流槽内),水流逆流向上。
优点:
布水相对均匀,可以防止出现涡流、短流和死水区等现象。
池内表面漂浮物及杂质可通过溢流槽收集后进入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净化池水面水、悬浮物质。
布水口较多,池内沉积物少,清理更容易。
缺点:
池底布水施工较难,需要下方有较高的空间做管道施工,或需要在池底防水层上方做较厚的混凝土走管层。
对土建要求较高,如溢流回水槽的溢流堰应绝平,完成面偏差不超过±2mm。
三、混流式
工作原理:混流式是将顺流式和逆流式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60%70%的水量经由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流槽内溢流回水口取回,30%40%的水量经池底回水口取回。两部分合并处理后,由池底给水口送入池内继续使用。
优点:
既具有逆流式水循环的优点,如布水均匀、净化效果好等;又具有顺流式池底回水能依靠水流冲刷并带走池底部分沉积污物的优点。
缺点:
建造要求较高,适用于竞赛类泳池、专用类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等。
机房和逆流要求相同,占地大,投资高。
管道施工较为复杂,比顺流式多且溢流管径要求更大。
池底回水管与均衡水箱吸水管连在一起,若止回阀稍有问题,容易造成大量水浪费,甚至淹没机房。
综上所述,这三种泳池水处理系统循环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泳池的实际情况、使用需求以及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